2017/5/22

創業 – 錢是如何被「養」大的?


我很喜歡Lucy這部電影所傳達的一些觀點: 如同量子纏結一般, 不只是人的思維, 整個宇宙萬物彼此之間都充斥著無數條人類思維不可視的纏結. 所有萬物的信息都是連通的, Lucy隨著意識與知覺的開發, 到最後可完全存取這「全球心智. 想看什麼? 想聽什麼? 都能隨心所欲並預知一切.



每個人觀點與解讀多有所不同, 但筆者傾向將想法聚焦在這「萬物都有人類思維不可視的纏結」上. 為何不可視呢? 因為「纏結」隱身於你我所存在的四維時空之外(科學家普遍相信有更高維度存在於維觀的小尺度).

老實說, 筆者真不愛科學家總是拿「玻色子(光子)」來解釋電磁相互作用與傳遞的現象, 姑且不論真相如何, 好沒創意呢!

科學家習慣以降維(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來思考四維時空之外的線索, 即把四維時空內的所有事物都抽象化成類似一張二維的膜. 倘若更高維度也存在於巨觀的大尺度(這張膜就會像漂浮於其中), 那真的可以拿它來解釋許多我始終想不通的怪異現象喔, 比如說暗能量、重力或空間中兩顆彼此吸引而移動中的磁球. 不難想像當這條隱身的「物與物之間的纏結」在更高維「流形(manifolds)」中遭到鉤子般的東西轟擊, 則物與物之間就會在你我所處的時空之中有所互動.



以上純屬虛構, 只是筆者個人(unqualified)的宇宙觀, 請不要當真哪! 我們還是回來研究「萬物都有人類思維不可視的纏結」這個趣味上, 因為筆者正在學著用Lucy的觀點來檢視當今的許多金流(信用或數字流)運轉與商業模式呢! 關於人與萬物本身都存在著數條看不見的虛線, 我把它簡單的用如下圖表示.



而人與人或萬物之間若因為「注意力」而動態產生鏈結(如下圖藍色箭頭的實線), 則有機會以「等價的錢、信用或數字」動態產生鏈結(如下圖橙色箭頭的實線)來進行「交換」. 沒錯, 這是傳統所謂的「供需cycle.




若將人或物稱之為一個節點, 當節點匯集夠多的人或物時自然演變為一個「平台的營運模式」. 節點與節點之間的交換將衍生出「交換的服務模式」, 它們鼓勵你擴大注意力與信用並預支未來的財富去擴大交換並從中收取服務費與利息, 而節點之間的交換從原始的「金錢」演變成「信用」.



而在更巨觀的框架外, 大節點好比建構大系統的平台/媒合商(可搓合人/物資源). 而大節點之間, 有人掌握到了「注意力匯集」的力量(Google)! 匯集起來的「注意力」並重新分發的過程也衍生出新的「支付與服務模式」, 使得交換的內涵從「信用」再擴大為「流量(注意力)」與一堆「數字」. 它們逐漸擴大成有自己的「現金流」能從事其它產業的投資(有人說郭台銘先生事實上是「銀行家」您覺得呢?)而成為「養」的產業(不知道除了電信業, Costco、阿里巴巴Amazon算不算?).

走火入魔的「注意力經濟」也引入巨量資料分析, 它們記錄每個人過往的GPS、推文、影音、生物訊號、社群活動等許多各種資料來macine-learn/預測我們的行為、癖好、政黨傾向、消費能力(與潛在消費可能)等等, 希望從中萃取更宏觀的模型與洞見並有機會以此衍生出各種商業模式.

我們若將視角持續往外移出, 上圖的許多節點組成的流動將縮成一條線. 我們把它拆分成從事生產的藍色骨幹與非從事生產的橙色骨幹, 整個產業間的淨資產流動不遵守熱力學定律(它被訓練且擴張了), 它們彼此之間又交互影響、匯集與分流, 如下圖.



在這裡面, 有人注意到了在各領域都有一些閒置人力、廠訪、設備/工具或軟體等的資源, 它們事實上都還有產能只是缺乏媒合(讓彼此搓合), 因此「共享經濟」又被廣泛的拿來討論. 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一條龍式的新服務, 巨觀來看像群眾外包的reassembly. 舉例:

1 構想的prototype實做(搓合有能力的閒置工匠)
2 產品可能性諮詢(搓合有能力的閒置專家顧問)
3 成員磋合到產品的實現(搓合各領域有能力的閒置技術員, 閒置廠房, 閒置設備等)
4 友善簡單的支付與交易平台(從現金, 信用, 流量到數字的交換)
  (若按個讚就完成交易, 應該會衍生許多發明)

這些暫時閒置的各領域資源可以動態重組/動態調配, 也不用真的成立有自己廠房的實體公司,讓一般人只要能貢獻好的點子, 就有機會共享/共創價值, 也解決不少失業者(但仍有能力)或閒置軟/硬設備的問題吧? (不曉得台灣製造服務業切入亞馬遜網銷硬體創新生產供應鏈的首宗案例: HWTrek未來發展如何?)

若小孩一出生就沉浸在一個萬物聯網與支付系統完善的環境, 他們的腦神經的成長方式自然是跟著這樣的環境做鍊結而成長的, 他們自然會有創新的洞見(Insight)與創新(Innovation). 在一個聯網與信用支付發達的國家, 任何人應該都能在這樣的系統架構下產生許多「交換數字」的發明(Invention), 例如「PayPal」、「Uber」、「AirDonkey」等這樣的商業模式. 相信這也是目前台灣教育與生活環境比較欠缺的, 我們培養出來的菁英比較沒參與到類似的系統性架設與心智歷程, 而我們通常只能從中分杯羹. (最近有個WeMo正在孵現, 期待這群年輕人可以成功)

如果支付跟「讚」一樣容易, 年輕人就會自己想出很多驚人的創意, 無須政府操心, 政府只要把基礎建設做好, 閒置(但仍有產能)的資源媒合平台做好即可. 而在完善的環境下, 我們的每一筆「數字交換」都可以被記錄/追蹤, 也就是該繳的稅是一毛都跑不掉的, 國家的稅賦會更完善, 不是嗎?